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人生在世,总要把书从厚读薄从薄读无的。老年之境,书本正处薄入无变化中,想读也力有不逮,况活到老读到老苦努,实在是对生命一种折磨。不如搬个极凳对满目青山,看花开花落听泉流蛙鸣,给自己一个优雅时段。从容整
人生在世,总要把书从厚读薄从薄读无的。老年之境,书本正处薄入无变化中,想读也力有不逮,况活到老读到老苦努,实在是对生命一种折磨。不如搬个极凳对满目青山,看花开花落听泉流蛙鸣,给自己一个优雅时段。
从容整理思维。

不读书的想法前人那里也有,不过没明自出口罢了。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既知再读书也就可有可无了,所以以后主要是布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种实践精神。佛家也讲究开悟,读经多了修行久了,就要融会贯通,把佛装进心里,从此一切皆为虚幻,不可说,大约也不可读。读即是不读,不读即是读。开悟要多年功夫,小和尚们还是要读的。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台湾林清玄一首禅诗同样道出读书三阶段。看鹭者其索形,观雪者求景。见白者可以闭眼回味了,因为得到的是神。作家说: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那么,能把握书之慧的人一定要从书里跳出,是不读书人。
江天网友武俊岭先生文章《散文创作的难度》开篇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有人说,诗歌是青年人的文体。因为青年人富于热情,又是爱情迸发的时期,所以宜于写诗。那么中年呢,我想是大概宜于小说了。中年人对社会的观察已是较为丰富,体魄相对强健,所以能够应付篇幅相对较长的小说。老年人呢,这点别人说过,就是宜于散文。老年人经过大半生的磨难,沧桑感、微言大义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于文章”。他的“散文”是大散文概念,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等。
作者说的是写书而非读书,可“微言大义自然而然”八个字,不读书的妙谛自然而然也有了。

书到老年可不读,也可以读。读一些报纸、杂志、文学或其它书,通晓天下大势,填平和青年人代沟。但此读非彼读。这时候黄金屋没有了,颜如玉没有了,可以放下功名心后轻轻松松地读了。从书中读出不读书的道理。
不读书是上帝给老年的权利。人之青年中年还在路上,书是他们的鞋,老年回到了家,大约可以脱鞋放松了。荀子说日三省乎己,老年是省的阶段,省吾身,省社会,把沿途风景所见所思来一个开悟。不再人说阳光我就灿烂人说浩劫我就灾难,知道实话真话瞎话谎话(1)区别,有自已独立见解。虽不一定于社会有用,总可以做个明白人。当然学海无涯,但何必懊悔,长江后浪拍前浪,拍沙滩上也有贝壳留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的中青年读书,也要读思结合,但和老年又有所不同。中青年以读为主思辅之,老年则思为主要手段。打个比方,思是假期,在中青年那里是礼拜六礼拜天小假,在老年那里不然,是暑期长假,假期过后高高兴兴上天,和上帝聊一些有趣话题,比如亚当夏佳偷吃禁果时他老人家干什么去了、是不是有渎职之嫌?

2010年7月26日
注1:瞎话是看不见客观;谎话是看见后故意装做看不见。实话真话区别见《实话并不一定都是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