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只道是寻常
作者:捻靶儿时间:2024-11-30 08:09:53热度:0
导读: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题记十一长假朋友外出旅游回来和我讲,十一之前特意买了本杂志到火车上打发时间,却是丝毫未动。我便向朋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题记
十一长假朋友外出旅游回来和我讲,十一之前特意买了本杂志到火车上打发时间,却是丝毫未动。我便向朋友讨了来,《萌芽》便是一个中午未睡。
自己已经是两年多的时间为碰这杂志了,可它却实实在在地陪我走过了高三那晦涩忧伤的岁月。寄托了我整个高三的喜乐与悲伤。
《萌芽》的封面一如既往的特色盎然,不似花火之类的奢靡与不明就里的忧伤,也不似读者、青年文摘般正式与一沉不变的正统。整个封面就是一个故事,带着无限的情愫和优雅,简单却隽永。清晰明了的简笔画,融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描绘,可是线条之间却是情意满满。许是我们离得太久了。
高三时和一个男生一起看《萌芽》,我不知他是否像我这般痴迷,只是这份相知已足以让我把他当做一辈子的知己好友。那是我们看《萌芽》的文章,然后抄写下各自喜欢的文字,那么一个月都被这些文字填的满满的,在课余或周末总是拿出来相互评赏一番。现我们已经不常聊天了,毕业之后也是各自走天涯。记得中秋时给他发了一条节日短信,他的“谢谢”,让我觉得那段时间是这般遥远与不可信。我们已经生疏到连普通的交流都要小心翼翼,带着客套的疏离。
那是因为自己喜欢便是向周遭玩的好的朋友推介,可是就是很多人都没法将《萌芽》上的文章当做纯文学来对待,在他们看来《萌芽》和花火都是同类型的杂志,可在当时的我看来,花火的靡靡之音怎能与《萌芽》的大手笔相比呢?那些精彩的描写,三言两语就诠释了很多我想写却往往都是辞不达意的东西。
其实自己也知道本身文笔就不好,而同我一起看书那个男孩子却有着无人能及的才华。通常我的文章都是刻意雕饰之后才为文,而他的文章里自然流露的那姿态狂溢的才情却是怎么也雕饰不出来的。
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总会有那么一段时期抱着对过去的留恋过生活,因为自己留在本城,朋友都四散离去,是真正的散落天涯,便是现在通讯交通快捷便利,很多的感情也是流逝了,挽也挽不回。这些空间上的距离常常让我无所适从,措手不及,怎么好好的转眼便隔在千山万水的那一端。
生活中大家看到的我都是热情活泼的,可是我实在是无法对一个没有空间存在感的人保持多久的热情。我尝试用亲昵的话语拉近那空间的距离,却是在最后往往失了自我,这样的感觉找不到自己。幸而自己从未过分依赖一个人,幸而自己十分能适应,幸而自己平日还算乖巧,讨人喜。总是能很快习惯一个人的离开,然后再心里默默怀念着融入当下的生活,这是在岁月的洗练下,在多次分分离离之后形成的习惯。
刚上大学那一段时间,心里拼命的没有安全感,于是不停地写心情,发状态,写日志。可如今已早未更新,常常有很多新鲜好玩的事,美丽哀伤的句子,满怀的愁绪与情丝想写,却想不出谁能与之共享,便也就作罢。
翻出自己刚进大学时写的那些东西,无外乎愁情别绪的小女儿之态,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倔强,然后是渐渐的放弃了,不见了,不知何日消弭了。
如今自己面容尚幼,平日不妆扮,出去也没觉得自己即将进入大四,可是闲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角眉梢,俨然以留下了成长的痕迹。早已不复昔日的稚气,是无法再似高三那般恣意妄为,也不能似初进大学那般缠绵感怀。
终是忍不住将自己的状态改成:当时只道是寻常。只是为了那时的情谊,那时的岁月。却在第二日看到那位好友将状态改成:转眼过去多少岁月,多少悲欢离合,曾经志在四方的少年,羡慕南非的燕: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未来到底在哪里?平凡的谁呀又能给我答案?那是陪伴我的人儿呀,你们如今又在何方?我曾经爱着的人呀,现在又是什么模样?
我知道其实我们一直都在,都在彼此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