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旧时,农村里用的瓢,不管是用来装干的,还是去用作舀水,大致有三种类型:绝大部分家庭用的是葫芦瓢,再就是木瓢和金属制作的,金属如洋铁皮瓢,也有铜瓢,但很少见。竹篾编织的尖底的是浇瓢,多用于浇粪。水瓢按其
旧时,农村里用的瓢,不管是用来装干的,还是去用作舀水,大致有三种类型:绝大部分家庭用的是葫芦瓢,再就是木瓢和金属制作的,金属如洋铁皮瓢,也有铜瓢,但很少见。竹篾编织的尖底的是浇瓢,多用于浇粪。
水瓢按其用途去分:舀水喝的叫水瓢;舀汤喝的叫汤瓢;有孔的叫漏瓢;舀猪水的叫猪水瓢;舀粪的叫浇瓢;船舱里往外舀水的叫撮水瓢……
葫芦瓢是用“圆肚”葫芦干壳做成的勺。秋天,把老葫芦从藤蔓上摘下来,用刀具将葫芦表面那层白色的外皮刮掉,在葫芦上画出一条一分为二的线,沿着线小心翼翼地锯开。开瓢后,掏出里面的瓤子,放些草木灰研干,然后将葫芦放在阴处晾晒。几天后,葫芦已经坚硬,用手指弹之,“咣、咣”作响。如涂上一层白桐油,外表颜色更是黄亮。干用湿用都行,一把好的葫芦瓢如果不摔不碰,不用手掰,可用上好几年。
木水瓢是把结实的木头锯成一尺长的段,对中劈成两半,用刀斧砍成粗坯,固定在木马上,经过挖瓢、削口、削把、削背等十几道工序,一把小巧美观的木水瓢就制作完成。简单地说:木水瓢是“挖”出来的。过去,人们把从事此项手艺的人称之为“挖瓢匠”。
以前,很多人家都需要挖制撮瓢、水瓢、汤瓢等生活用具,挖瓢匠走村串户为乡邻挖制木瓢,也制作木碗。挖瓢的技艺是繁琐的,挖瓢过程中需要使用圆锉、刨子、刮刀、削刀等数十种专用工具。新“挖”出来的木瓢,要放置在阴凉处,等勺子、水瓢晾干后,才能使用。木水瓢分大小号,价格大致在3——5元不等。
过去在河里挑水吃,冬天里,河水干到河心,木桶挽不起水来,水瓢则是挑水时的舀水工具。河水一瓢一瓢地舀进桶里后,挑进厨房,倒入水缸,沉淀泥沙。
撮瓢形如鸭子的嘴巴,撮瓢口可贴于物体的表面,短把,如船舱进水可用来排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人们吃的米,都是靠石碾碾出来的。谷物倒进碾槽里碾熟后,盛起来去除掉秕糠,就得使用撮瓢了。撮瓢正好一碾槽宽,使用起来灵活轻便。
洋铁皮水瓢多为圆柱形,把长,打水省力,但舀不净铁锅里的水。锅形金属水瓢,除用洋铁皮制作外,也有铝材铸造。黄铜水瓢是一种高档次的生活用具,也有铜勺,为铜匠所铸,光滑锃亮,铜水瓢除可以用来舀水外,还可以用它来炒中草药或作为熬药的药锅。
浇瓢即粪瓢,底尖口敞,绞有边幅,接一根木把,用于给庄稼浇人粪料。是篾匠师傅编织的,比木浇瓢轻便且不漏水,价格也便宜。篾匠师傅也制作舀水用的竹筒,多用于紧口坛子或深水缸。
时代的交替和历史的变迁,“挖瓢匠”用上了简单的机器生产,他们在家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木瓢,然后再批发到供销社粗货铺销售或挑着走村串户去卖,那些纯手工制作的“挖瓢匠”也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小时候,我家水缸上常放着一把木水瓢,母亲一日三餐用它添水做饭,父亲用木水瓢舀满水挑回来,木水瓢总漂在桶的水面上。夏日里,大人小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木水瓢,到水缸去舀上一满瓢水解渴。曾记得我在生产队参加割麦子劳动时,舌干口渴的,呼叫皇天降下甘霖,我好去用口接住。放工回到家里,能用一把木瓢去舀父亲挑的水喝,这也算是最大的享受。木瓢舀水打破了水缸的平静,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现在回味起来,水是那样的透凉,沁人肺腑;木水瓢是那样的亲切,掬手可饮。
那时,家里也有大小不一的几把葫芦瓢,撮米下锅,到鸡窝里捡鸡蛋,撮谷物喂鸡,撮谷糠喂猪等,用的都是这葫芦瓢。最有趣的是用新买来的浇瓢去装麻页子、合页子。小鸡死了也用葫芦瓢去磕,但很少能活过来。
往事是一瓢醇香米酒,滋生出无尽的惆怅和感伤。想起母亲向别人借一平瓢米,她总要撮上一堆瓢还过去,这其中的辛酸,也可能只有这葫芦瓢清楚。
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木水瓢也销声匿迹,城乡已难觅“挖瓢匠”的踪影。提及那些带着树木芳香的木瓢,对于在经历过那贫寒岁月的人们来说,那是一种永不磨灭的记忆,更是一种荡漾在心间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