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清明时节的岐亭,远山蓊郁,白鹭翩飞,近处田垄犁耙水响,秀麦起身,菜花金黄,一派春深景象。踏上回杏花村的路,心情格外舒畅。透过车窗,杏花虽已开过,但灼灼桃红,却将杏花村点缀得象一个婉约至极的新娘。这是杏
清明时节的岐亭,远山蓊郁,白鹭翩飞,近处田垄犁耙水响,秀麦起身,菜花金黄,一派春深景象。踏上回杏花村的路,心情格外舒畅。透过车窗,杏花虽已开过,但灼灼桃红,却将杏花村点缀得象一个婉约至极的新娘。
这是杏花村吗?它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浪漫新潮,年轻貌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进入杜牧广场,10米高的“杏花村”牌坊巍峨耸立,4000余平米的杏花古刹里钟磬声声,缭绕耳际。当年苏轼信步走过的桥下,于今,成了历代僧侣及游客的放生池,夏日,池内莲香十里,鱼戏鲜叶间,怡然自乐。最妙的是,池中竟然凸起一个硕大的土墩,形如龟背,占去了池中三分之二的面积,听说这正是方山亭所在的位置。于今,旧亭虽毁于战火,土墩依然象负载方山亭时一样坚挺,并且在千载知音对奕抚琴,饮酒赋诗,谈经论佛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是谁插上了三棵柳树,蔚树成荫,其中两棵与一古藤上演了一曲“藤缠树”,另一棵于根部分叉成两株,巧成连理。脉脉清风吹过,柳絮漫天飞舞,似乎在诉说着对故人的爱慕、眷恋和依恃。仙音已久,那些酣畅淋漓的把手言欢,对酒当歌,穿越时空,依然在山水间回响。
记得十六七岁时,第一次囫囵吞枣的读《古文观止》,突然翻到《方山子传》,大喜过望,书中的岐亭不正是我可爱的杏花村吗?透过历史的重重烟雾,我竟然找到了家乡的位置,家乡的传奇。随年龄渐长,我知道杏花村不仅有苏子与老友的邂逅,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的驻守,陈季常、张憨子、甘望鲁三贤的隐居岁月,甚至还有风流皇帝乾隆的造访,张自忠、李自成驻军作战的烽火,刘邓大军的营寨,更有让杏花村名扬天下的杜牧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也许是人生的际遇,也许是“酸酒如齑汤,甜酒蜜如汁”的杏花酒,当然,更有可能是民歌“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村里有美酒,店中有美人”里的佳丽,所以,那些灿如星座的诗人,将他们的长影与墨迹一同留在了杏花村,将萍踪浪迹时的屐履诗痕留在了大别山深处。否则,一个弹丸之地,一个小小村落,非商非贾,无楼无阁,怎么能如朝阳梧桐,引群贤毕至,荟萃名流呢?
于是,我天真的想,奢侈的想,不止一次的想,我那与世无争底蕴深厚的杏花村啊,我那生在僻壤,养在深闺的杏花村啊,什么时候才能一朝出阁天下闻呢,什么时候才能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呢?
一千五百多岁的杏花村,终于等来了梦想中的这一天。
近五年来,杏花村人借打造历史文化名村的东风,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模样,陆续开通3公里杏花大道,硬化10公里循环路,拓建杜牧广场,重架东坡桥,修葺杏花古泉,打造桃林街,重现杏花湖,杜牧山庄、东坡山庄、成龙山庄亦如雨后春笋,各具雏形。
徜徉在杏花村,怎能不为身是杏花村人而自豪,骄傲?熏风如酒,春光如歌,无论就文人底蕴,还是水墨风光,古意今情,这里丝毫不逊于闻名于世的同里、周庄、角直江南三大名镇。来吧,寻春踏春的朋友,热情的杏花村人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