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房地产交易推介会,在介绍未来小区的繁华时,一位领导把文稿中的“鳞次栉比”读成了鳞次节比,我在诧异的同时,感到了一丝悲哀。因为不止如此。孙爱玲,原广西省柳江县教育局局长。在欢迎外地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房地产交易推介会,在介绍未来小区的繁华时,一位领导把文稿中的“鳞次栉比”读成了鳞次节比,我在诧异的同时,感到了一丝悲哀。
因为不止如此。
孙爱玲,原广西省柳江县教育局局长。在欢迎外地专家给全县老师讲课时,把“千里迢迢”念成了“千里招招”,令台下1000多名本县教职员工无不汗颜。后因贪污、受贿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新华网广西频道就曾以《贪婪荒唐女局长,不讲学习只爱钱》为题对之进行了披露。
如果说孙局长只是一个小官,一流大学的校长应该算是有文化的大官了吧,他们也有出洋相的时候。
潘世墨,厦门大学副校长。在去年厦门大学授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厦门大学请连战主席题词,连战主席当场挥毫:“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结果此次活动的主持人潘副校长当众读诵这两句,将“黉宫”(正音当为“宏”宫)念成了“皇宫”(音),台下还一片赞美声。作为一个知名大学的校长,连代表学校的“黉宫”这一名称都念不对,实在是文化界、学术界的耻辱,岂不令人汗颜?这件事情在网上网下已是嘘声一片。
其实,读白字、写错字,是难以避免的,即使语言学家也不敢承诺他一生不读白字不写错字。读错几个字,本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学问不到家而已。但想想领导干部在那些特别庄重的场合,大念白字,的确有损其光辉形象,人们就会想,这样的领导,连起码的知识水平都没有,不知道是怎么当上领导的,难道不值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嘛?
领导念白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他确实不认识而以为自己认识,长期以来就张冠李戴,所以,他念了白字他自己不可能知道,如果没有人去提醒,他可能就这样一辈子错下去。二是由于受“秀才认字认半边”的思维定势,不认得的就意会,能蒙则蒙,能混则混,反正说错了别人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第一种可以说是情有可原,姑且谅解他,谁有能够十全十美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第二种应该叫做装腔作势,愚弄百姓,实属可恶。不管是哪一种,终归是念了白字,都是要挨板子的。
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领导念白字,没有人去告诉他,或是去纠正他?领导也是人,为什么他就没有享受到被教育的机会?这就需要从治理官气开始。谁让你当官的趾高气扬,甚至尸位素餐?不然我们这些草民哪还有什么尊严?还有什么谈资?你公然对身为领导的他进行读音纠正,极有可能触及他自尊的底线。就算是官与官之间,这个时候也会退避三舍,装着无事一般,因为弄不好就会捞到一个“不把本官看在眼里”的待遇,就你聪明?所以还是糊涂一点好啊。哀其无术,悲其无知啊!
想到了李默然。李默然年轻时候,轮到他读报纸,他正读着,突然听到有的同志在笑,原来他把“效率”读成了“效帅”。战友们的哄堂大笑给年轻李默然带来不小的打击,也令他深受震动。“我这个文化程度在文艺团体是呆不下去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叫博览群书。”于是他多年苦学,终成大师。
一个字的正确读音,领导干部都不能得到正常提醒,领导干部的不良嗜好、不法行为,又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说“不”呢?据广西省柳江县教育局一些同志说,孙爱玲在平日批文中,时常出现错别字、句逗不分、语意不清的情况,导致批示的文件常常让人无所适从。这样的领导干部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习惯了阿谀奉承,习惯了溜须拍马,就听不进刺耳的忠言了,开始怀疑那些正确的东西了,甚至对不愿意同流合污者进行打击报复,最后他们身陷囹圄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家王蒙讲过一个民间故事:一人说《水浒》中有个好汉叫李达,另一人说那叫李逵。于是两人赌20块钱,去问一位古典文学权威。不想权威竟判读李达者对。读李逵的人当然有意见,说权威荒唐。谁知这权威讲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你不过是损失了20元钱,而我们害了那小子一辈子,他从此认定好汉乃是李达,还不出一辈子丑吗?”
不知道这个故事能否对某些领导有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