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自强不息光辉历史的永恒记忆和象征,是支撑人们对崇高与伟大、真善美不懈追求的力量源泉。一如捷克作家伏契克在其《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一文中所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自强不息光辉历史的永恒记忆和象征,是支撑人们对崇高与伟大、真善美不懈追求的力量源泉。一如捷克作家伏契克在其《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一文中所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正是英雄的这种优秀品质和为国家、为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人们唱英雄、赞英雄,把英雄人物作为文艺作品的主人公去刻画与塑造,使英雄形象成为伫立在人们心目中的一座座永远不朽的丰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崇拜的偶像(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时代的英雄),进而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促进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正能量。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在一些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去英雄化。也就是说,一些编创人员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和目的,在实际拍摄时或故意回避对英雄人物英雄壮举的正面描绘,只对他们进行平民化的表现,甚至展现英雄人物懦弱的一面,目的很明白,就是要消解掉英雄人物身上所谓的“耀眼的光环”;或者干脆将英雄另类化、异类化,这些“英雄”食尽人间烟火,行为怪异,举止乖张,言语粗俗,读者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半点的崇高与庄严,而且,他们成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种种的机缘巧合使他们“一不小心”变成了“英雄”。
学生受年龄因素影响,更喜欢看影视作品,受影视作品影响,淡化了英雄成长需要拼搏,淡化了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真正因素,从而丧失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在人生成长中虚妄地认为一味靠机遇而一不小心成为英雄。
因此语文教学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势在必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的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英雄主义教育,激发他们成为真正英雄的活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拼搏而成为英雄。
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一些语文教材编写却不尽人意,一些宣传英雄美好品质的好作品还被删除,比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魏巍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当今语文教材虽说贴近生活,文质兼美,但缺少了一点骨气,以致让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特别是男生,养成了柔弱气质,甚至是一部分男生不像男人,经不起风雨,缺少阳刚之气。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建设祖国的人才,更要培养出保家卫国、能让中华民族永远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人才,而不是培养经不起风雨的、娇生惯养小皇帝、小公主。当今世界形势虽说总体趋向和平,但真正的和平需要国家实力作后盾,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等综合实力,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近代血泪史已证明这一点,当今世界一个又一个主权国家受到侵犯甚至国家陷入动乱,老百姓深受灾难更生动证明这一点。环顾我国周边环境,我们处在一个并不太平的由美国别有用心设计的“包围圈”,一些国家以美国老大为后盾,不断侵占我国固有的领海、领土,而由这些领土领海之争很有可有就成为导火索而引起地域冲突甚至一定规模的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就要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把这些贯穿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让学生立大志,不仅要刻苦学习,更要有爱国牺牲精神,在祖国需要时能挺身而出,成为真正的革命英雄。
让我们语文教师携起手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做一名塑造中华民族真正英雄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作者注:本文是一篇因事而发的文章,前两小自然段来自《解放军报》,本人看《解放军报》感觉当今语文教学只重知识和能力教育,忽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加强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