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交错
作者:赤鼻矶时间:2025-04-20 10:32:46热度:0
导读:她不喜欢让别人等,所以每次都是她等别人。这个城市有她好多认识的人,有多年前的客户,有学生时代的挚交,有在各次培训、会议中结识的朋友。也有很多她不认识但认识她的人,如这些年忠于她网文的粉丝。但每次她都是
她不喜欢让别人等,所以每次都是她等别人。
这个城市有她好多认识的人,有多年前的客户,有学生时代的挚交,有在各次培训、会议中结识的朋友。也有很多她不认识但认识她的人,如这些年忠于她网文的粉丝。但每次她都是因事而来,事毕人走。她从来没有主动约访过与出行目的无关的人,哪怕是朋友。
“小鱼,在哪里?”手机里是出版社于编的声音,她的网名是半死不活的鱼。
“大堂吧。”
“那就麻烦你出来一下吧,我和朋友还有点事要去办。”
“好。”于编是送书的封面样稿的修改稿过来让她确认的。
黑色车子沉稳地停在大厅门口,见她出去,副驾驶座的窗门摇了下来,一个瘦小的戴了眼镜的男人略略倾出身子递过一张彩色油墨打印的A4纸。“你回头再仔细看一下,好与不好都记得给我个电话。如需修改,告诉我修改意见。”
他说的极快,像是急着走。
“好。”她接过手稿的瞬间瞟了一眼驾驶座上的人,基本断定开车的是司机,后面应坐着更有“身份”的人。“再见。”她转身,踏入大堂。是的,她从不自讨无趣。
“在杭州吗?”短信是那个依稀熟悉的号码发的。
“在。”她摁好后又想想了终又改成了“有点事。”短信呈发送状态。
三年了。这个号码的主人是她三年前在一次企业接待中认识的。那时她是接待方的负责人,而他是被接待的众多企业家中的一个。
原轮不到她与他的相识。一切只缘于他的一时兴起脱离组织安排,私自去看了个览会。回来就餐时主桌人已满,她见边上有空位就邀他到自己那桌入席。饭局上,她代表企业对他们的来访参观表示了欢迎,说了些当地的名俗名风,随便回答了一些客人的问题,之后象征性的敬了敬酒。
总之。在这场活动中他们并无交集。
“中午我请你。”短信又至。
“你就这么肯定我在杭州?”想想终又改成了“你在哪里?”
也许是他在那个小城呢。她暗暗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快就发出去。
她收到他的第一条短信只有三个字:“周一好”,而她回给他第一条短信字更少,只有两个字:“同好”。其实收到短信那天她正忙得天翻地覆,她以为是业务上的问候短信。
她收到他的第二条短信仍只有三个字:“周末好”。直觉告诉她不是客户了,他找出名片校对了号码,知道了他姓什名啥。她依稀想起了那个坐在他边上有些儒雅的男人,他甚至为她挡去了几怀的酒。
她心怀感激地给他回了短信。他对她说到了杭州一定要给他打电话。她说好。
这三年里,逢年过节他都会给她发来短信,内容很简单:“节日快乐”。而她也会回四个字:“同喜同贺”。一直都没有变。
这三年里,她去过无数次杭州,但是没有一次给他打过电话。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觉得真打了也许他都不记得了。她不喜欢这样的尴尬,哪怕是在电话里。
“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这是她收到的迄今为止他发给她的最长的短信。
“那你可知我在哪里?”她暗暗叹了口气,想他终是生意人,不肯先落了底。
“你抬头朝前看。”短信指示了她的动作。她这才发现对面有人手拿着手机冲她在笑。
她突然觉得眩晕,眼睛开不真切似的眨了眨,真有这么巧的事?此时他已到她身边。
终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她主动伸出手说:“世界真小。”
“是啊。”纵使世界小却也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等来这次相逢,如不是顺路送于青也许再等三年也遇不到。心里虽如是想,到了嘴上却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仿佛真的只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次相逢。
“什么时候来的?”他微笑,并微微侧头等她回答。
“昨天就到了……肖总。”终是要称呼对方的,也许职务上的称呼是最恰当的。
他心里有一瞬间的停顿,他一直以为她会叫他名字或者大哥,但绝不会是肖总。
“公务?”其实他已从于青口中知道了她此行的目的,但开口问出的却是“公务”。
“私事。”她打量他,格子的衬衣外套苏格兰式风衣,儒雅中透着精干。这样的人一定认为写网络小说是很无聊的一件事。她的娇傲是无法拿上台面的。下识中她将拿着样稿的手放到了背后。
“是来见客户的?”职业化的笑容,职业化的思维。他只是她接待过的一个客户,一个有点背景的客户。
“……是……,中午一起吃个饭?”他不能说他是因为她才进来的。
“谢谢。我约了朋友。下次吧。”既是与客户会面吃饭,那她夹在里面算什么呢?
“……好……”他想她终是不乐意见他。
“再见”声中她朝左,他朝右。
从那以后,她不再写网络小说。而他不断地在网上找与半死不活的鱼有关的点滴资料。
多年以后,她依然会在逢年过节时收到他的短信,还是那样的简短。她也依然简短的给他回复。
多年以后,她成了商人,别人叫她“何总”,多年以后,他成立的出版社成了网络写手最乐意合作的出版社,但为的只是等到一个写手,叫半死不活的鱼。
人生交错,然机会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