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豫西人爱喝汤。什么小米汤、麦仁汤、玉米糁汤、豆腐汤、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粉条汤、面圪墶等等,淡的、咸的、荤的、素的,五花八门,足有二十几种。汤,成为豫西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餐,具有浓厚的豫西饮食
豫西人爱喝汤。什么小米汤、麦仁汤、玉米糁汤、豆腐汤、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粉条汤、面圪墶等等,淡的、咸的、荤的、素的,五花八门,足有二十几种。汤,成为豫西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餐,具有浓厚的豫西饮食文化特点,以致人们见面问候时,第一句话就是“喝汤没有?”如同都市里的人见面说:“您好!”老外见面道:“哈罗!”
在豫西人爱喝的各种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面圪墶汤。它由上等纯小麦面做成,制作程序讲究,费时费力,技术含量高,口味独特,有营养易消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也是妇女生小孩坐月子的主要食谱。由于其饮食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了庄户人家评判主妇“茶饭头”功夫水准的一道硬杠杠。
做工上乘的面圪墶汤,端上桌来,麦香扑鼻,但见碗中似稠非稠,似稀非稀,面筋丝丝如同蛋花漂浮,寸长的条形面圪墶游荡其中,恰似一条条银鱼穿梭其间。喝到嘴里,汤甘甜润滑利口,圪墶发虚筋软。咽进肚内,似牛奶沁人心脾,舒坦之极。
我做为土生土长的豫西农村人,自幼把喝面圪墶汤做为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餐,也大致了解母亲做汤的程序,只是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一直没有付睹于实践。1979年我在驻马店上学,同班的一个洛阳老乡因病住院,我前往护理。一天,外面下起瓢泼大雨,我无法外出采购食品,病房内除有点面粉外,无其它东西可食,便提议做面圪墶汤,同学欣然同意。我学着母亲做汤的样子,先用瓷碗盛半碗面粉,因病房里无凉水,我图省事直接用火炉上水壶里的开水进行冲兑,用筷子狠劲猛搅,然后将面团倒进锅里,搅呀搅,无论怎么搅,锅里清水中始终是个大面团。无奈,我搬个木凳坐在锅旁,用筷子将大面团夹开,一夹成二、二夹成四、四夹成八……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做成了一锅名副其实的清水煮圪墶,我们每人吃了一碗,也算将就着过了一顿饭。多年后,我们同学见面,说起我这次做饭经历,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一九八一年,我大学毕业到通许县教师进修学校教书,节假日学校停伙,远离家乡的我只好自力更生解决生计。环境的变化,又引发了我做面圪墶汤的冲动。因有用开水冲兑做不成汤的教训,我选择凉水,虽专心致志,精心诚意,但经多次实验,做出的是汤清,圪墶硬,都以失败告终。以致一个和我合伙吃饭的巩义籍青年教师说再也不想喝我做的面圪墶汤了。我不甘失败,也想让豫东人品尝豫西汤的美味(豫东人在习惯上不爱喝汤),暑假回家期间,我就做汤的技艺专门向母亲讨教,得知搅打好后的面团还需要用清水稀释后方能入锅。按照母亲说的方法,以后我又试做几次,比以前有所进步,但远远达不到母亲制作的甜美可口水平。
结婚后,住在检察院的筒子楼,和其他同事一样在走廊里做饭,有机会向几位老同志家属问计,受她们亲临观场点拨,我终于技艺大增,成功的做出了高水准的面圪墶汤。总结起来,制作面圪墶汤需要如下几点关键程序:先取上等小麦面粉放在盛器中,加入适量的温水,边加水边用筷子向一个方向搅拌,成面团后,用温水浸泡30——60分钟,把水倒出,再用筷子向一个方向搅打至不沾器皿为止,将清水倒进适量把面团稀释,待锅里水温80——90度时,把搅拌后的面糊倒入锅内并不停的向一个方向搅和,锅开五分钟后即成。
回想学做面圪墶汤的经历,使我更深刻的体会那句人们常讲的格言: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是啊,人生处处皆学问,人生时时需努力。人生一辈子,做事、做人都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