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夜朦胧,月朦胧,窗外吹来西北风;纺纱母,读书童,夜深人静谁与共。—题记夜幕低垂,寒辉迷蒙,寂静的小山庄,平静而又安详,只有一间低矮的小瓦房,透过那扇窄且宽的门缝,你可以窥见屋里那盏煤油灯的星火,再仔细
夜朦胧,月朦胧,窗外吹来西北风;纺纱母,读书童,夜深人静谁与共。
—题记
夜幕低垂,寒辉迷蒙,寂静的小山庄,平静而又安详,只有一间低矮的小瓦房,透过那扇窄且宽的门缝,你可以窥见屋里那盏煤油灯的星火,再仔细端详灯光下朦胧中,有一个伏案凝眸,专心致志地写作业的孩童。还有桌前纺车边,陪伴着的一位纺纱老妇人。那纺纱的“嗡嗡”声和着那“朗朗”的读书声小而清晰地划破夜空,给夜带来了几分神秘,几分活力,几分辛酸。
多少年来,这幅他自己取名的《母子夜伴图》,一直定格在他的脑海里,让他永远不能忘却——
那是一个想起来都叫人心酸的年代,那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
但事实告诉他,要改变现状,要改变命运,必须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也许是母亲珍爱儿子,也许是母亲比儿子更清楚。一天,母亲突然对着做功课的儿子说:“儿子,好好学吧。只要你想读,就继续读吧,要读到不能再读为止,我们会尽全力支持你的”。
孩童只是简单的“啊”了一声,他望了望母亲一眼,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仿佛长大了。但他知道他很笨,学习还很差,必须要比其它同学更用功,他很看重母亲的这句话,因为他一直在担心他会和他的同伴一样,因家境困难而辍学,他很清楚他家的困境,走那条路是迟早的事,他也难逃厄运,是母亲的这一句话给了他信心,他要更加好好学习,用事实证明给母亲看。
也不知是母亲为了陪儿子,还是儿子为了陪母亲,冬去春来,娘俩就这么一直陪着,仿佛母亲有纺不完纱,儿子有做不完作业。
“娘,您看我这次有进步了”。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让母亲看成绩,自那次母亲的一句承诺,似乎洞穿了他心灵窗户,增加了他要好好学习的决心。其实母亲根本就不识字,只是听儿子说,母亲笑着:很好,继续努力啊。
有了动力,有了认识,儿子在学习上更认真,更刻苦,更努力了。
“娘,我考试得80分了”。当他再次提高了成绩时,他第一个要告诉的是他的母亲,母亲笑了,眼里噙着泪花。
其实,他更笑了,他感谢母亲的那一句话,他感到学习上得心应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
“娘,我考试得95分了”。儿子的成绩像捷报一样的给母亲传递着。记得那次他高兴地向母亲告诉这个消息时,母亲把他紧紧地拥在怀里,好一阵亲热,然后抚摸着他的头低语说:“好样的,还要努力一点”。母亲声音中似在为儿子加油。
那年初中毕业考时他得了全年级第一。
他清楚地记得,母亲为了他成为一个高中生,还亲自缝置了一套崭新浅灰色的中山装,他穿在身上的高兴劲是无法溢于言表的,有种从未过的快乐和幸福,母亲说上高中时要穿得象个人样——这还是他人生第一次穿套服啊。
很自信,在儿子和母亲眼里,成绩是骄人的,继续上学是肯定的。然而,世事难料,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再好的成绩也挽救不了他学而止步的命运,这种学习的巅峰时刻却成就了他人生的低谷。正当他踌躇满志,胸有成竹的等待着高中录取通知书时,等到的却是因为家庭成份,出身不好而不能录取的消息,那时是革委会管理学校,靠推荐上学的制度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那么意外。当他得知这一消息时,竟嚎啕大哭,他不吃不喝地躺了三天,那种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痛。
如今,对于他来说,当面对少年,面对读书,面对知识匮乏的时候,这种回忆宛如昨天历历在目,总有一种有怨而又无奈的感觉,人生之阴霾,会隐隐发痛,一如磐石压在他的心里,让人窒息,让人伤心不已。
啊!星光,寒夜,煤油灯下。那一幅永远的《母子夜伴图》深深地镶嵌在他的脑海里,占去了他的一席之地。恰似一曲悲壮的纺纱曲,在他记忆的长河里盘旋着,挥之不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愈演愈烈了……